懂了摄影圈那些不成文的“规矩”,你才算真正入了门

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,今天就跟大家唠点儿摄影圈里那些不成文的“规矩”。这些不是说明书上的条条框框,而是老炮门用时间和教训换来的经验,懂了这些,才算真正入了门。
尊重是第一,这是铁律。
比如拍人文纪实看见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在晒太阳,很有故事感。别冲上去就怼脸拍。先蹲下来递根烟,聊两句。人家点头了再拍,这叫尊重。拍完给人看看,喜欢的话留个邮箱发给他。

在拍婚礼时,更不能为了所谓“艺术角度”指手画脚,干扰流程。记住:相机是工具,不是特权。

再好奇,也别随手拿起别人的相机就摆弄。一是贵,二是里面可能有人家没导出的心血。真想看,说一句:“您这机器真不错,能让我欣赏一下吗?”对方递过来,这才叫规矩。⏬

技术上的默契。
这不是说必须用F8,而是指基本功要扎实。老手们都知道,在光线复杂的场景下,F8左右的光圈画质好、景深也足够。意思是,别老想着靠花哨的后期,先把曝光、构图这些基础打牢。比如拍集体照,用F2.8的大光圈,肯定有人脸是虚的,这就是不懂“F8精神”。⏬

这是行业底线。比如找朋友拍组写真,觉得原图自己修也行,张口就要RAW格式,这非常外行。RAW原图是摄影师的“底牌”,包含了他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创作意图。拿到他精心调整后的成片,才是完整的作品。反过来,也别轻易说“帮我随便拍几张,又不费事”,人家的时间和手艺值钱。

现场的修养。
一群摄影师外拍,别人在取景,别凑过去说:“你这角度不行,应该这样……”很招人烦。除非人家虚心请教,否则保持安静。看别人怎么拍,比自己瞎琢磨进步更快。在网上看别人作品也是,看不懂的别急着喷,先想想“他为什么这么拍?”。⏬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。总之,这些规矩,归根结底就四个字:专业、尊重。相机让您有了记录的权力,但没给您打扰世界的权力。把这些融入习惯,您会发现不仅片子越拍越好,路也会越走越宽。摄影,到最后拼的不是设备,是修为。期待评论区分享您的建议和作品!共同成长进步!
